预防手足口 从点滴做起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重症病例以EV 71感染最为常见。省疾控中心今年头几个月监测结果提示今年手足口病感染病毒将以EV71感染为主。
手足口病患者都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伴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但EV 71感染早期仅有发热及肛门周围皮肤小红疹表现。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哪些人群容易患手足口病?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但以隐形感染为主。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重症病例多见2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时期是几月份?该病于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月~5月病例增多明显,5月~7月发病形成高峰。预计未来几个月手足口病发病会呈现继续增加趋势。
手足口病通过什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疱疹液,或被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经稚嫩皮肤而感染。手足口病对儿童危害这么大,有疫苗可以预防吗?现阶段还没有有效疫苗,国家已研制出EV 71型手足口病疫苗,但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正式大面积使用。
除了疫苗以外,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目前尚没有特异的抗肠道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家庭的卫生是家庭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1、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正确洗手,成人接触儿童前应洗净双手;2、养成吃熟食、喝开水的良好饮食习惯;3、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玩具、用具、餐具等,并做到勤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84液"进行稀释后侵泡、擦拭消毒,即一瓶盖子"84液"原液对一矿泉水瓶水即可。4、经常开窗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5、勤晾晒被褥,勤换洗衣物;
6、保持厕所清洁,在农村非水冲式厕所,要对粪便进行石灰消毒或盖土掩埋;7、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不带健康孩子到医院,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及触摸被染环境物体;8、流行期间每天检查孩子手、足、臀部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体温变化,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幼托机构及学校是儿童聚集性手足口病发病高发地带,这些机构需要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1、托幼单位、学校等做好晨间、午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2、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具、玩具、餐具、桌椅等消毒处理,患儿粪便等进行消毒处理,衣物置于阳光下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3、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大型集会,避免孩子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4、加强幼儿教育,坚持饭前便后正确洗手,可有效防止病从口入;5、当出现聚集病例及暴发流行时,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果断采取停课10天措施,并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幼托机构及学校是儿童聚集性手足口病发病高发地带,这些机构需要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1、托幼单位、学校等做好晨间、午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2、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具、玩具、餐具、桌椅等消毒处理,患儿粪便等进行消毒处理,衣物置于阳光下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3、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大型集会,避免孩子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4、加强幼儿教育,坚持饭前便后正确洗手,可有效防止病从口入;5、当出现聚集病例及暴发流行时,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果断采取停课10天措施,并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