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 科普知识

健康园地

【传染病防治】新型病毒,比手足口病还厉害?防治牢记这4点

2020-05-14

新型病毒,比手足口病还厉害?儿童得了这种病,如何预防?

5月,在手足口病进入发病高峰期的同时,有一种疾病也在儿童群体中大面积流行,传言疾病发病情况比手足口病还厉害,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

这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性疾病,就是疱疹性咽峡炎。有专家介绍,在这个季节,只要出现一例患者,特别容易导致整个幼儿园、小学群体性发病。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医院接诊的传染病患儿中,10个里面有3个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防治措施必须牢记!

一、患儿出现这种症状,警惕疱疹性咽峡炎发作!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粪口或接触传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刚发季节常出现大面积群体感染的情况。

疱疹有一定特点,初期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有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感冒的一种,都为上呼吸道感染。但感冒主要以鼻腔症状为主,咽峡炎则以口腔症状为主。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小孩子,不光是嗓子疼、还易流口水,经常哭闹,并拒绝食物,不愿吞咽。同时,疱疹性咽峡炎还会引起发热,一般为38度至40度左右。

当孩子出现上述表现时,家长应警惕,孩子很有可能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

二、和手足口病很像,分辨时注意这两点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高发期大致相同,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且发病时均容易表现为发烧伴口腔疱疹,所以很容易混淆。如何进行分辨?专家介绍了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观察皮疹位置

口腔皮疹在口腔分布位置相对靠后,集中在腭舌弓、软腭、扁桃体位置的为疱疹性咽峡炎,见图1;而口腔皮疹分布于颊粘膜和上颚,同时在手足部容易发现皮疹的为手足口病,见图2。    

                         

第二,测量患儿体温

手足口病患儿发热多以低热为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体温可达38.9℃-40℃,甚至40℃以上。具体区别见下表:


三、儿童感染疱疹性咽峡炎,这么处理

儿童感染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可以考虑用以下几种方式处理: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单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吞咽困难者短期予静脉输液支持。

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解热镇痛药和/或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咽痛明显者可局部使用口腔喷雾剂。

密切观察:因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病原重叠,个别病例有发展成为手足口病的风险。

谨慎用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合并处理:如果合并扁桃体化脓性感染,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计数升高者可给予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如阿奇霉素或1、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5天。

四、疱疹性咽峡炎预防6要素

该病是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为1个星期左右,控制疱疹性咽颊炎主要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和局部的症状,做到以下6点:

1、避免去人流密集地

疫情高峰期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注意观察学校儿童感染情况。

2、注意口腔卫生

做好餐具消毒,督促孩子多刷牙、勤洗手。

3、患儿酌情多喝凉水

患病的孩子可鼓励多喝凉水。凉水冲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可促进创面恢复。

4、清淡饮食

建议多吃点清淡流质食物,比如稀饭。等病情好转后可食用煮烂的面条。

5、物理降温

可采用温水擦浴、冰块冷敷等降温方法,同时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

6、及时去医院就诊

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内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可以去医院接受医生的专业诊疗。


转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